top of page
Search

舊衣變黃金:綠來科技攜手台鈣科推出rPET軟性鈣鈦礦光電模組,挑戰全球最低碳足跡光電能源

  • Writer: tenlife2019
    tenlife2019
  • 13 hours ago
  • 6 min read

從廢棄物到能源載體的新紀元

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與推動循環經濟的背景下,Greenlife Technology(綠來科技)宣布一項開創性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:將再生衣物基材(rPET)與高效能軟性鈣鈦礦太陽能技術(Flexible Perovskite Solar)完美結合。這項技術的突破,不僅為每年數千萬噸的廢棄纖維找到高價值出路,更在太陽能產業中實現了「廢棄纖維轉化為能源載體」的垂直整合,預計將大幅降低模組的生命週期碳足跡,為全球淨零目標寫下新篇章。

紡織廢棄危機下的再生進化

全球每年有高達約 9,200 萬噸衣物被棄置,而真正能被回收再利用的比例卻不到 15%。綠來科技精準鎖定廢棄紡織品中的聚酯纖維(PET),綠來科技看見了廢棄衣物的潛力,歷經三年的研發,與合作夥伴嘗試上百種配方,克服舊衣品質不均的難題,導入AI智能分選、開發rPET品質監控技術及高分子混鏈強化技術,並與客戶攜手完成電子載盤的物性及可靠度測試。ReTextura不僅解決了廢棄衣物問題,更為電子產業帶來福音。這種100% rPET回收料,不僅具備優異的導電性、機械強度和耐化學性,是電子元件製造與運輸的理想材料,其生產過程相較傳統塑料更節能減碳,大幅降低對環境的影響。透過ReTextura高純度再生技術(廢棄衣物華麗轉身,ReTextura 新綠色科技登場)將舊衣物轉化為具備高透明度、耐候性與延展性的 rPET 再生薄膜。這層再生薄膜隨後被用作軟性鈣鈦礦太陽能模組的核心基材,有效地實現了從「廢棄循環」到「能源進化」的跨領域整合。

舊衣物經過綠來科技回收轉化,形成一張透明柔韌的 rPET 薄膜。
舊衣物經過綠來科技回收轉化,形成一張透明柔韌的 rPET 薄膜。

軟性鈣鈦礦:能源走進生活每一面

綠來科技研發的 Flexible Perovskite Module 具備輕薄、柔性與高效能等優勢。其光電轉換效率可穩定達到 15% 以上,使其應用範圍遠超傳統太陽能板。這類柔性模組能夠穩定運作於室內弱光環境,為物聯網(IoT)、感測器及穿戴裝置提供電力;同時也適用於建築外牆整合光電(BIPV)及行動綠能裝置,將發電能力帶入生活的每一個層面。


軟性鈣鈦礦的應用市場可分為三大類:室內與消費電子、建築整合、以及行動與交通。

1. 室內弱光供電與物聯網 (Indoor Low-Light Power & IoT)

應用子項

需求痛點 (傳統痛點)

軟性鈣鈦礦的解決方案

市場潛力

無線感測器 (IoT Sensors)

依賴電池,維護成本高,壽命有限。

弱光穩定發電,實現「永續供電」或「無電池」感測器。

高增長潛力。 隨著智慧工廠、智慧城市及農業 IoT 部署,數十億級感測器的市場需要免維護電力。

電子貨架標籤 (ESL)

需定期換電池或外部供電。

室內照明下發電,降低運營和維護成本。

穩步增長。 零售業對 ESL 的需求持續攀升。

穿戴式裝置

電池體積和重量限制設計。

輕薄且可縫入衣物或貼合於彎曲表面,提供輔助充電。

適中至高。 作為智慧手錶、助聽器、健康監測器的輔助或主要電源。

2. 建築整合光電 (Building-Integrated Photovoltaics, BIPV)

應用子項

需求痛點 (傳統痛點)

軟性鈣鈦礦的解決方案

市場潛力

建築外牆 (BIPV/BAPV)

傳統太陽能板重且需結構支撐,不適用於非承重外牆。

輕量化設計,可直接貼合在既有外牆材料上,不增加結構負擔。

極高潛力。 尤其適用於舊建築翻新和都市高樓,可利用曲面或不規則立面發電。預計將成為 BIPV 市場的主要推動力。

透明/半透明採光頂

需要同時兼顧採光和發電。

可製成有色或半透明薄膜,整合在玻璃或高分子材料中,兼顧美學與發電。

高增長。 滿足綠建築標準和零能耗建築(ZEB)趨勢。

3. 行動綠能與交通載具 (Mobile & Transportation)

應用子項

需求痛點 (傳統痛點)

軟性鈣鈦礦的解決方案

市場潛力

電動車/汽車車頂

傳統板塊重,影響續航里程和車輛設計。

輕量化薄膜可完全貼合車頂弧面,為車內電器或冷卻系統提供輔助電力,延長續航。

爆發性潛力。 在 EV 市場追求續航效率的趨勢下,其輕量優勢是核心賣點。

便攜式充電/應急設備

戶外帳篷、軍用或救災臨時發電。

易於捲曲、展開和攜帶,快速部署行動電源。

穩步增長。 滿足戶外探險、露營及應急備災需求。

無人機/無人載具

極度依賴電池重量與續航時間。

作為翼面或機身外殼,極輕重量提供額外電力,延長飛行或巡航時間。

利基市場。 在高空長時巡航應用中有獨特優勢。

柔性鈣鈦礦薄膜應用於可彎曲的建築立面、智能紡織品和可捲曲的行動充電裝置。
柔性鈣鈦礦薄膜應用於可彎曲的建築立面、智能紡織品和可捲曲的行動充電裝置。

關鍵數據分析:碳足跡的革命性突破

綠來科技的創新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對環境的實質貢獻。深入的生命週期碳足跡(LCA)研究顯示,傳統鈣鈦礦太陽能模組在製造階段,單一最大的碳排放貢獻源是「玻璃基板」,其通常佔據整體碳足跡的 40% 至 60%。

這項數據與國際知名研究機構,如歐盟聯合研究中心(JRC)和康乃爾大學等團隊的分析結果一致。玻璃基板因其生產過程需要高溫及大量的能源消耗,始終是太陽光電技術脫碳的瓶頸。

透過以回收聚酯 rPET 薄膜取代傳統玻璃基板,綠來科技能直接規避掉這項最大的碳排放源。根據最新的研究推估,rPET 基板在優化製程與回收流程後,可望將鈣鈦礦模組的整體碳足跡壓低至約 8 至 15 gCO2eq/kWh。這相較於以玻璃為基礎的主流模組數據(約 13.4 至 25 gCO2eq/kWh),顯示其碳足跡有機會降低高達 30% 至 50% 以上,使其在綠色製程上具備領先優勢。

特性

矽晶太陽能 (c-Si)

玻璃基板鈣鈦礦 (PSC-Glass)

rPET 基板鈣鈦礦 (PSC-rPET)

生命週期碳足跡

約 24.6 g CO₂-eq/kWh

約 10.7 g CO₂-eq/kWh

約 8 - 15 g CO₂-eq/kWh

能量回收期

約 1.5 - 2.5 年

約 4 個月

可能縮短至 2-3 個月

主要碳排來源

矽純化、鋁框、玻璃

玻璃基板製造、溶劑

溶劑使用、rPET 製造 (但顯著低於玻璃)

應用場景

屋頂、地面電站

建築整合 (BIPV)、透明窗戶

穿戴裝置、曲面應用、輕量化屋頂

垂直整合鏈:打造「光能重生計畫」

綠來科技已成功建立一套完整的低碳製程垂直整合鏈,實踐「從回收到再生能源」的閉環綠色製造:

衣物回收 → rPET 再生薄膜 → 鈣鈦礦塗佈 → 模組封裝 → 永續應用

從「廢棄紡織品堆」經過「回收機器」到「rPET 薄膜」,再到「鈣鈦礦塗佈」和「太陽能模組」,完整閉環循環。
從「廢棄紡織品堆」經過「回收機器」到「rPET 薄膜」,再到「鈣鈦礦塗佈」和「太陽能模組」,完整閉環循環。
ree

 全由首片 rPET 軟性鈣鈦礦模組樣品將在 Energy Taiwan 2025中,以「From Waste to Watt 光能重生計畫」為主題正式亮相。屆時將展示 rPET 軟性鈣鈦礦模組樣品、可彎曲光伏薄膜及多種應用牆,展現永續材料與太陽能科技融合的綠能美學。綠來科技相信,未來的建築、隔屏乃至於服飾,都將在吸收陽光的同時回饋能量,實現能源即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
參考資料:


ree

2025 Energy Taiwan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

📆 時間:

  • 10月29日-10月30日  10:00-17:00

  • 10月31日 10:00-16:00

📍 地點:南港展覽館1館

📌攤位號碼:K0310


🔗預約參訪:請加入官方Line

最新2025 能源展熱門文章:

  1. 擺脫電網束縛:舞雲永續「自供電屋」掀起零基礎設施移動建築革命

  2. 「兩階段封裝技術」重塑柔性鈣鈦礦電池結構,開啟可撓光電新時代

  3. 技術再突破—台鈣科新一代穿透度可調技術,讓光電建築更透明

  4. 【展前搶先報】「魯班二號」首度亮相 Energy Taiwan!台鈣科揭曉全台最大創能窗與下一世代 BIPV 技術

  5. 【展前搶先看】我們怎麼讓工廠更聰明、更省能,來一場智慧能源冒險吧 !!

  6. 能源管理迎來新紀元:舞雲智網「雙 AI 引擎」精準診斷節費潛力

  7. 舊衣變黃金:綠來科技攜手台鈣科推出rPET軟性鈣鈦礦光電模組,挑戰全球最低碳足跡光電能源

  8. 玻璃躍居能源新主角:台灣如何以關鍵基材角逐鈣鈦礦太陽能 BIPV 戰場

  9. 【展前搶先看】走進未來能源展間:台鈣科 Energy Taiwan 2025 展品全攻略

  10. 台鈣科入圍 Energy Taiwan 永續獎,以完整永續鏈領跑綠能新時代

  11. 鏈動未來能源版圖|台鈣科以鈣鈦礦推動全台綠能場域落地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